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柳州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扎实苦干,保持了经济基本面的总体健康平稳。
初步预计,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5.67亿元,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5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487.08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05亿元,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2697.20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403.82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0.59亿元,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5.64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1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1元,增长9.4%;外贸进出口总额172.24亿元,增长26.7%。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7年计划
|
2017年完成
|
总量
|
增长%
|
总量
|
增长%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
|
7.5
|
2755.67
|
7.1
|
二、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
14
|
2697.20
|
15.3
|
三、财政收入
|
亿元
|
—
|
7
|
403.82
|
9.1
|
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6.5
|
1310.59
|
4.7
|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
|
10
|
1155.64
|
10.6
|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
|
8.5
|
32661
|
7.9
|
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
|
10
|
12151
|
9.4
|
八、外贸进出口总额
|
亿元
|
—
|
3
|
172.24
|
26.7
|
九、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5.2
|
6.25
|
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
|
3.2
|
3.3
|
十一、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
%
|
2.6
|
2.6
|
十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
|
%
|
0.2
|
0.2
|
十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5
|
6.93
|
十四、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5
|
3.52
|
十五、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9
|
7.22
|
从上述指标完成情况看,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执行情况良好。初步预测,在15项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4项指标略低于预期目标;外贸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11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从计划执行情况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持续扩大有效需求,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持续夯实消费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消费新业态发展,顺利实现稳消费目标。
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供给,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广力度,推进PPP项目落地5个,到位资金61.7亿元。持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补短板的重要抓手,围绕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柳江区开发建设等领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07.03亿元,增长19.2%,成为投资的主要拉动力。继续把制造业投资作为培育新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围绕汽车、钢铁、机械传统三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积极引导加大制造业投资,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886.34亿元,增长8.7%,增速较2016年提高8.5个百分点,呈现积极回稳态势。坚持把加大房地产投资作为提高房地产供给的重要手段,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扩大房地产有效投资,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395.08亿元,增长14.6%,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始终坚持把抓项目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从优化项目审批、加强要素保障、创新融资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破解项目建设难题。继续开展全市重大项目联合审批活动,“一站式”协调解决项目审批难题;持续强化用地保障,共获新增用地指标约1771公顷;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构建起地方债、企业债、城镇化基金等多元融资模式,全市新增金融融资总量516.1亿元,柳州发行企业债工作受到国务院稳增长督查表彰。全市重点推进的51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44.29亿元,完成率107.4%;柳东新区文化广场、联合电子二期等170个项目实现开工,开工率83.74%;东风柳汽乘用车SX5车型工艺开发项目、柳州港官塘作业区一期工程进港大道等99个项目实现竣工,竣工率92.52%。实施自治区重大项目64项,完成投资162.6亿元,完成率138.1%,开竣工率分别为88.24%、81.82%,均圆满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消费新业态加快形成。深入实施“电商柳州”工程,全市实现电商交易额798.7亿元,增长32%。三江继鹿寨、融安、柳城之后成为我市第四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广西糖网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以螺蛳粉为代表的网络消费迅猛发展,实现产业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螺蛳粉产值超30亿元,增长100%,袋装螺蛳粉销量位居全国米粉类电商产品第一。积极应对网购对线下消费的影响,深化消费供给结构改革,推出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加快产业融合、行业融合、业态融合,有效稳住线下消费基本面。
(二)大力提振实体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成为广西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12%。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总量持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五千亿元大关,达5025.22亿元,增长7.5%。汽车产业稳步发展,上通五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改造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汽车产量超过25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上通五E100新能源汽车成功上市,东风柳汽新能源轿车S50EV正在开展试乘体验,新能源汽车进入发展快车道。钢铁行业持续复苏,完成产值901.38亿元,增长9.11%;柳钢集团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提升供给质量,中高端钢材比重大幅提高,钢铁产量、营业收入、利润等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机械行业逐步回暖,全年实现产值408.48亿元,增长21.40%;柳工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引领产品技术升级,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新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50%,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坚持推进发明专利倍增计划,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园等3家基地被认定为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柳工集团被认定为工程建设智能装备技术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化”融合步伐加快,融合发展指数达57.52,高出全区37.6%。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出新步伐,智能交通产业园一期工程、广西首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开工建设,智慧电网产业园、工业设计城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农业现代化有序推进。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持续优化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农业新业态,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强化农业生产要素保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粮食、水果、蔬菜、桑蚕、茶叶、甘蔗等六大产业产量保持稳定。大力发展生态综合养殖,“三江稻田养鱼”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我市稻田养鱼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市、县两级确权管理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全部搭建完成。狠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市累计创建各级示范区145个,基本实现示范区乡乡(镇)全覆盖。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累计达25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自治区级示范社39家。
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坚持补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79.05亿元,增长11.6%,对经济的拉动力持续提升。宁铁柳州汽车工业物流园等5家集聚区获得自治区认定,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被评为全国农产品批发行业50强,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等9个集聚区项目建成运营。卡乐星球·OCT华侨城开园运营,三胞国际广场、华润商业中心等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传化公路港项目落地建设。西鹅铁路货运中心、柳州毅德商贸物流城等项目加快推进;柳南万达广场、柳州金鹅福地一期、金绿洲星光大道城市广场商业投入运营。三江县成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百里柳江景区荣获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融水县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取得积极进展,鹿寨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扎实推进,融安县打造“广西最美风情 江·城 养生胜地”有序开展。工业旅游新业态加快发展,工业博物馆荣获“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称号。
(三)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深入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实施城乡一体发展战略,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城市新框架有效拓展。重点围绕“一主三新”城市框架,拓展柳州城市发展新版图。柳东新区重点围绕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推进柳东文化艺术中心及体育园、三门江立交改扩建工程、官塘大桥、曙光大道等项目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柳江区统筹推进白莲大道、毅德商贸物流城等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柳江大道、兴柳路(二期)全线贯通,菱特动力、威鹏汽配等一批产业项目实现竣工,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等方面融入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快。北部生态新区重点推进北进路、古灵大道及江湾大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广西工业设计城、智慧电网及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新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突出。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投资纳税设置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技术院校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限制。依托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搭建柳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信息应用平台。顺利通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期评估,成功入围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试点任务有序推进。柳州市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成功经验获得国家发改委推广。扎实推进鹿寨县中渡镇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开展市级特色小镇认定,柳东新区雒容镇、三江县丹洲镇等8个乡镇成为我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步伐加快。柳北区沙塘镇、鹿寨县寨沙镇等2个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柳城县沙埔镇、柳江区百朋镇等6个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融安县获得2017年第三批国家级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县域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我市4个县区获得全区2016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占入围全区数量近三分之一。其中鹿寨县、融水县入围十佳县,柳南区、鱼峰区入围先进城区。五县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市增速,五县增速均较全市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其中融水县、鹿寨县增速达2位数以上,五县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较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左右。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柳州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编制工作,与自治区中长期交通规划保持有效衔接。加快铁路枢纽建设,柳州火车站西站房正式启用,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加快西南出海北线通道水运项目建设,红花枢纽二线船闸实现开工建设,官塘港2个泊位开港运营。柳州至梧州、桂林至三江、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建成运营,我市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加快轨道交通前期工作,规划环评通过环保部审查;推进柳州至三江、柳州至贺州、柳州至河池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宜居柳州建设步伐加快。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扩大生态产品供给,成功获批国家低碳城市。
空间管控能力有效增强。以全国空间规划试点和全国城市总规修编试点为契机,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展《柳州市全域空间规划(2016-2035)》《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编制工作,完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制度,实施《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初步划定全市生态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合理确定城镇、农业和生态三类空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日益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体系加快构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凸显成效。扎实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循环产业链不断完善。深入实施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等基础性工作有序开展。静脉产业园开工建设,推进固体废物统一管理、集中处理、综合利用。中缅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柳江支线投产运行,能源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柳工集团高端土方机械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获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认定,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柳钢集团、鱼峰水泥等4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统筹谋划,抓住重点,深入推进水、气、土污染防治,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水十条”,推行“河长制”,强化柳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消除竹鹅溪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施“气十条”,加强钢铁、火电、水泥、造纸、制糖等重点行业监管力度,对污染物排放超标问题进行综合整治,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扎实推进“土十条”,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最严格的排污准入机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自治区下达范围内。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内在发展活力有效释放。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开放度不断提升。
供给侧改革务实有效。狠抓供给侧改革“1+5”政策,推进五大任务取得积极成效。积极优化产能结构,提高有效供给,柳钢集团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培育汽车用钢、高强钢筋、船用钢等优势产品品牌,中高档品种钢比例达63.3%。牢固树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始终保持商品住房低库存率,消化周期全年维持在2个月左右。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长期贷款比重持续上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债务率进一步下降,其中柳钢集团债务率下降4个百分点。落实国务院、自治区降成本系列政策措施,全年累计减轻各项税费负担73.2亿元,其中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53亿元。继续补强基础设施、精准扶贫、服务业发展、创新能力等领域短板,持续增加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支出,协调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八个一”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市级44个部门单位权责清单全部公开,创新推出“照证一窗通”“政银合作”服务。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推进,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运用覆盖项目投资审批全过程,告知性备案制全面落实,企业备案实现零门槛。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完善国资国企管理制度,组建国有九大集团公司。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29证合一”,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深化公务用车改革,建立公务用车保障平台、信息化平台和应急、机要通信用车平台。积极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组建了4个市级医联体,有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柳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获国务院表彰。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发起设立首支粤桂合作服务柳州创业投资基金。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我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城同等医保待遇,实现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开放合作领域全面拓展。统筹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桂中城市群等区域合作,促进我市全面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区域合作,柳工海内外战略布局全面加快,基本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布局。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东盟汽车工业博览会,白莲机场临时航空口岸顺利开放。汽车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上通五印尼工厂建成投产。职业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我市职校实现与印尼、泰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院校合作办学,职业教育国际化迈出新步伐。实施新一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新增外贸企业75家,全市外贸企业总量达1096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2.24亿元,增长26.7%,扭转了2013年以来连续4年下降趋势。招商引资成效凸显,引进市外境内到位资金84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25亿美元。
(六)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实施共享发展战略,有序推进精准脱贫,更加注重社会民生补短兜底,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满意度明显提升。
精准脱贫全面推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七个一批”,实现贫困村脱贫出列69个,实现脱贫54766人,圆满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任务。全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99亿元。全年建成20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1071.6公里,建成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7处,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5个,完成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216个,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开发,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34亿元,支持贫困人口发展扶贫产业,贫困人口“造血”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37个,全年建成住房8300套,搬迁入住3.73万人。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6万人次,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3.52%,低于自治区目标控制线0.98个百分点。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工作,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更加注重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持续促进居民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40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0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6年的2.73:1缩小到2017年的2.69:1。积极推进低保线与贫困线相衔接,市区城市低保标准提至每人每月550元,市区农村低保标准提至每人每年3500元,各县农村低保标准稳步提升。全市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9352套,分配入住2945套,胜利小区、柳铁新城等30个职工危旧房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加强。实施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等专项建设计划,市财政累计投资26.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1所,新增学位7.4万个,有效缓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中小学校“大班额”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五县五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率先成为广西所有县区全部通过国检的地级市。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中医院东院投入使用,先进医疗设施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柳州市图书馆新馆、柳东新区文化广场等项目顺利推进。扎实推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北部“柳钢仙源颐养中心”、中部“河东老年公寓”建成投入使用,南部“白云颐养中心”加速推进,东部、西部项目正在积极谋划。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复杂形势,主要是: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当前我市经济全面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迅速回升的条件还不具备,最困难的阶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二是工业经济急需培育新动能。工业增长对传统产业依赖度较大,产业仍处于深度调整中,传统产业增速放缓,处于新旧动能换挡期,急需加快培育新动能。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全市仍有20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80%集中在三江、融水、融安北部三县,三个贫困县基础设施较落后,产业基础薄弱。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主要思路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市将围绕“率先建成”和“打造龙头”双目标砥砺奋进,全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为战略基点,加快实施“五大发展战略”,推进“三大建设”,营造“三大生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梯次推进“一主三新”建设,着力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二)预期目标
在充分考虑2018年的发展形势,遵循经济增速高于国家增速和不低于自治区增速两个基本原则,并结合柳州实际,提出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经过对三次产业增长情况进行测算,2018年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有望增长3.5%、6.5%、10.5%,推动经济分别增长约0.25个百分点、3.2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虽然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8%目标有0.5个百分点左右差距,但也做了最大程度衔接。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从基础设施投资看,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自治区成立60周年项目准备较为充分。预计2018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延续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势头,全年可实现19%左右的增长。从制造业投资看,由于2017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企业投资积极性趋缓,制造业投资增速相对放缓,预计2018年制造业投资增长7.5%左右。从房地产投资看,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预计对2018年房地产投资造成一定影响,但受刚性需求影响预计总体依然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以上三大领域投资合计占全部投资比重83%左右,按照以上增速预计可以支撑投资增长15%。
——财政收入增长8%。虽然受经济大环境及减税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速总体放缓,但支撑8%增速的基础依然存在。从主要税源看,上通五、烟厂、东风柳汽等重点企业税收总体稳定,新的税源也在积极拓展;从区域看,柳东新区、柳江区近年来财政收入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且势头依然较为强劲,预计2018年仍将持续发力,成为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当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正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拉动力呈疲软态势,但考虑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能否完成既定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能过低,定为6.5%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的基本要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是在继续发挥投资对稳增长关键性作用的同时,我市必须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随着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必将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以螺蛳粉为代表的网络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综合考虑,增长10%具有挑战和压力,但也具有一定基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近年来,全国居民收入基本与经济增速同步,自治区和我市也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因此2018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在遵循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且不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适当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则的基础上,分别设置为7.5%和9.5%。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经过对全市重点外贸企业(柳钢、柳工、上通五、东风柳汽、银海铝业)的调研摸底,综合考虑,2018年增速设置为8%。
(三)主要思路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做好今后三年工作,特别是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提出2018年启动实施6个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冲刺既定目标任务。
——实施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汽车、钢铁、机械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到15%。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基础设施、产业转型、生态环保等领域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稳投资,持续夯实稳增长基础。
——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我市国家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申报任务书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自治区提出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重大部署,重点推进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县域产业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力争到2020年五县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较2017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实施美丽柳州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生态经济、低碳城市、环境保护等领域启动实施美丽柳州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力争到2020年绿色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美丽柳州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率先在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贫困县、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6个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8年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等6大任务。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新动能更快发展、新产业更快成长、传统产业更快改造提升、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城市转型升级质量发展导则,开展全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工业应用(柳州)基地建设,完成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柳州)一期验收申报工作。协同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汽车机械零部件再升级改造计划,推进上汽自动变速器和新型发动机、联合电子二期等项目建设,推进东风柳汽新能源轿车S50EV成功上市。着力调整钢铁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短缺关键品种,推动钢铁产品向高附加值、高品质、高科技转型,全面提高钢铁产品质量。实施机械工业“二次创业”,推进柳工机械和欧维姆的深度国际化,重点加快柳工挖掘机装配智能工厂和智能化工厂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重点推进第一批已签约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第二批配套企业招商。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标准化、模块化、集约化设计和大工业化生产,重点推进广西建工柳州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柳钢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智慧电网产业,加快与南方电网合作,建设智慧电网产业园。加快工业云与大数据应用类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大数据发展。提升壮大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与制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4+6”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扶持好重点培育的3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积极推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三区三园一体”为平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做大做优传统农业,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巩固粮食生产,加强“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基点,推广农旅融合、农产品深加工,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创建工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培育发展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挖掘农业生态、休闲、文化及教育功能,推动农业与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教育文化等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在城乡接合部发展工厂化农业、立体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积极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创意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十大工程,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进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宁铁柳州汽车工业物流园、华乐物流园、空港物流园等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广西汽车城官塘水公铁多式联运物流港。引导德邦、顺丰等快递物流巨头升级为区域分拨中心,重点推进西鹅铁路货运中心、传化公路港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京东云落户柳州,加快打造国家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推进中央厨房、新型健康养生休闲服务中心、大型综合性生鲜超市等现代生活服务项目。实施“电商柳州”服务工程,着力打造区域性电商集聚中心、网货营销中心和网络交易中心。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打造区域性产业金融服务中心。深入推进旅游名城建设,挖掘山水自然资源、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着力打造“休闲柳州、百里柳江、千年侗寨、东方斗马、桂中食府”等精品旅游品牌。扎实推进融水、鹿寨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和融水、三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重点推进百里柳江、程阳八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质。
(二)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继续把投资和消费作为拉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的目标任务。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把抓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建设、产业升级、促进投资的重要抓手,强化重大项目资金、用地、审批等方面的协调力度,加大项目建设各项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继续狠抓自治区层面、市级层面、大会战、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十三五”十大城市建设工程等五个方面重点项目建设,共涉及项目541个,涉及总投资506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23.4亿元,新开工柳州市动车组存车场、宝钢汽车零部件二期扩建工程等项目212项,年度计划投资264.1亿元;续建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上通五技术中心试验室建设等项目207项,年度计划投资401.4亿元;竣工白沙大桥、东风柳汽迁建10万辆商用车等项目122项,年度计划投资157.9亿元。继续增强重大项目策划力度,围绕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谋划和储备一批项目,形成“开工一批、续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机制。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始终坚持把稳投资作为拉动当前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工作力度,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方向,实现19%以上增速;积极扭转制造业投资低迷态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力争实现7.5%以上增速;持续优化房地产投资结构,增加房地产供给,保持房地产投资增速在合理区间,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继续拓展多元融资,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2018年再推出一批PPP项目,实现PPP融资60亿元,逐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
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挖掘消费潜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品提档升级。积极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全域旅游等新兴消费,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服务。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低收入者收入持续增加,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社会总体消费能力同步提升,提振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主动应对电子商务对我市实体商贸企业销售的分流,积极引导并扶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企业依托地方优势产业或知名品牌开展网络营销,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
(三)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围绕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的定位,建设高质量的“柳州枢纽”,协同“南宁渠道”。大力推进河池-柳州-肇庆-深圳高铁、河池-柳州-肇庆-广州铁路、涪陵至柳州铁路以及柳州至三江、柳州至河池、柳州至贺州城际铁路项目,畅通连接珠三角、大西南和东盟国家的物流通道。加快实施柳州经合山至南宁、桂林至柳城、融水至河池等高速公路项目,竣工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完善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农村公路布局,建立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体,以县城、乡镇、村屯为节点的公路运输网络。积极推进西江黄金水道港口和柳州航空口岸建设,加快柳州港官塘作业区、江口作业区等项目建设,全方位打造立体式、综合型、智能化的交通枢纽体系。构建东联粤港澳大湾区、西贯云贵川地区、南连北部湾经济区、北抵长江中下游地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的对外交通新格局,打造成为面向东盟、服务西南中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节点。
加快新区开发建设。柳东新区加快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步伐,着力打通东外环柳东段、雒容至东泉公路等对外交通大动脉,以及曙光大道、江滨大道等新区环路主干道,全面推进东风柳汽商用车等整车项目以及两大整车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新区对全市经济的引领拉动作用。柳江区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重点围绕十大工业招商项目,积极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产业等方面融入市区一体化进程。北部生态新区积极统筹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布局,推进“三横三纵”主干道路网和湿地公园建设,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等产业,打造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生态休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新区和智慧城市新区。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围绕“路、水、电、网、气、园”等重点领域,实施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推进13条295公里乡乡通二级(三级)公路,199条1826公里村村通双车道路,构建县乡村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持续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特色小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就地市民化,进一步发挥县城及试点镇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坚持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整合资源中形成特色,在差异发展中突出特色,探索“以特兴县、以特制胜”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鹿寨县积极培育壮大石墨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壮大机械、汽配等汽车配套产业,加快打造导江至江口经济带、鹿雒经济带、鹿寨经济开发区和江口工业园,实现从南片区和西片区全方位融入柳州一体化发展。
柳城县围绕北部生态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沙埔、河西、六塘工业片区建设和四塘工业集中区开发,逐步形成以“双沙”道路—鸡公山至柳城—马大路—马山至柳州高速公路为轴的柳州环北经济走廊。
融安县围绕建设柳州市域次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抢抓新机遇,加快建设以融安金桔为主的现代农业体系和以香杉产业为主的生态工业体系,推进浮石香杉工业园区与高泽工业园区扩容提质。
融水县围绕“秀美融水·风情苗乡”旅游发展定位,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活动为抓手,加快环元宝山旅游经济带和沿贝江旅游经济带建设,做大民俗和生态旅游产业,推进全域旅游。
三江县巩固提升“千年侗寨?梦萦三江”旅游形象,全力打造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民族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养生中心。持续扩大三江茶、三江茶油和三江高山稻鱼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品牌影响力。
(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强化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效激发内在发展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1+5”政策文件,加大督促检查,确保改革取得更大成效。持续推进去产能工作,重点推进化工、建材等传统高污染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能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推进房地产去库存,继续稳住商品房低库存率,重点加快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实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优化信贷投向,推动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企业债务率,确保金融平稳运行。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持续为企业“松绑减负”,力争全年降低企业各类成本及税费15亿元以上。切实提高补短板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贯彻落实26条补短板举措,持续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做好社会托底和化解风险工作,保障基本民生。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工作,推进县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投资在线监管平台使用,整合政务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审批效率。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体系,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等各方面改革。纵深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平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供销综合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扩大县域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范围。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大力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桂中城市群建设,加强与上海漕河泾等东部园区合作,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区域合作,实施新一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大企业深耕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引导内贸企业开展外贸业务,培育外贸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柳州口岸建设步伐,争取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投入建设,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积极构建出海出境联运网络。强化精准招商,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项目包装策划,重点围绕产业招商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开展系列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力争在企业和项目引进方面取得新突破。
(五)加快生态宜居柳州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柳州三年行动计划,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扩大生态产品供给,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柳州,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扎实推进空间规划。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统筹空间规划试点、城市总规修编试点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坚持生态优先,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改革试点始终,持续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合理控制发展规模。加强“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基础数据共享,用“互联网+空间规划”,推进“一张图”管理,有效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能力。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继续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低碳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强化对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推广无污染清洁化工业生产,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构建工业生态产业链。重点推进柳城虎鹰建材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鹿寨县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广西柳州汽车城电镀工业园等项目。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深入实施生态农业畜牧业循环提升工程,创建一批标准化、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大力推进低产林改造,着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挖掘和提供更加丰富的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逐步把绿色消费培育成为新的热点,实现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花园城市”2.0版建设,打造“紫荆花城”“春花秋水”品牌,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核验收。抓好“美丽柳州”乡村建设,巩固提高“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成果,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实施“绿水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快柳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白沙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龙泉山污水处理三期工程等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治理水污染问题。推进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加快实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等项目。实施“蓝天工程”,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各项减排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范围以内。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实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打造宜居、宜业、宜人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使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行动”“七个一批”,开展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交通、水利、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实现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屯)硬化道路全覆盖。加快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推进光缆入村入户,力争实现行政村、自然屯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力争2018年新建易地扶贫搬迁住房3400套,搬迁1.56万人,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发展,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构建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建设,重点推进广西科技大学(柳东校区)等项目建设,推进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升级。加快工人医院整体搬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等建设。大力推进养老项目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推动示范性养老PPP项目的开展,开工建设城区、开发区500张床位养老项目。加快推进市民服务中心、柳州市图书馆、城市档案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合作和竞争,推动柳州文化产业走出去。
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推进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就业援助,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我市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努力提高社会救助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扎实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不断改善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条件。
四、2018年城市建设计划
根据《柳州市本级政府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机制》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城市建设投资行为,建立科学、全面的城市建设投资管理制度,持续提高城市宜居度,编制柳州市2018年城建投资计划。
2018年城建投资计划共安排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管理五大板块共18个专项。计划实施1028个项目,其中新开工441个,续建474个,竣工113个。项目总投资3581亿元,2018年度计划投资569亿元。
附表: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
情况及2018年预期目标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7年完成
|
2018年计划
|
责任单位
|
总量
|
增长%
|
总量
|
增长%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755.67
|
7.1
|
—
|
7.5左右
|
统计局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89.54
|
3.7
|
—
|
3.5
|
农业局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487.08
|
4.4
|
—
|
6.5
|
工信委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079.05
|
11.6
|
—
|
10.5
|
商务委
|
二、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697.20
|
15.3
|
—
|
15
|
发改委
|
三、财政收入
|
亿元
|
403.82
|
9.1
|
—
|
8
|
财政局
|
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310.59
|
4.7
|
—
|
6.5
|
工信委
|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155.64
|
10.6
|
—
|
10
|
商务委
|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32661
|
7.9
|
—
|
7.5
|
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
|
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12151
|
9.4
|
—
|
9.5
|
八、外贸进出口总额
|
亿元
|
172.24
|
26.7
|
—
|
8
|
商务委
|
九、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6.25
|
5.75
|
投资促进局
|
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
|
3.3
|
4.13
|
发改委
|
十一、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
%
|
2.6
|
3
|
环保局
|
十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
|
%
|
0.2
|
0.2
|
十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6.93
|
5
|
人社局
|
十四、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52
|
≤4.5
|
十五、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7.22
|
≤9
|
卫计委
|
三区三园一体:“三区”即粮食生产的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的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一体”即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